鼻奈耶 (10卷)〖 姚秦 竺佛念譯〗

No. 1464鼻奈耶 鼻奈耶序 释道安述阿难出经。面承圣旨。五百应真。更互定察。分为十二部。于四十九年之诲无片言遗矣。又抄十二部为四阿含。阿毗昙鼻奈耶。则三藏备也。天竺学士罔弗遵焉。讽之咏之。未坠于地也。其大高座沙门则兼该三藏。中下高座则通一通二而已耳。经流秦地。有自来矣。随天竺沙门所持来经。遇而便出于十二部。毗曰罗部最多。以斯邦人庄老教行。与方等经兼忘相似。故因风易行也。道安常恨。三藏不具。以

- 阅读全文 -

毗尼母經 (8卷)〖 失譯〗

律能灭疑惑 如众经定说 佛所制诸戒 皆在此经中 问曰。何故名母经。智者说曰。此经能灭憍慢解烦恼缚。能使众生尽诸苦际毕竟涅槃。故名母经。毗尼者。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今当说母经义。母经义者。能决了定义不违诸经所说。名为母经。此中解二种经。一比丘经。二比丘尼经。一切诸聚后当广说。初十人制戒因缘增一中义。皆入此经中。因初因缘。得知初事断人疑心。众经中义不复惑也。若比丘欲善持毗尼母经中定解。能速除生死亦

- 阅读全文 -

善見律毗婆沙 (18卷)〖 蕭齊 僧伽跋陀羅譯〗

No. 1462善见律毗婆沙 序品第一 箫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南无诸佛 若人百亿劫 不可思议时 为一切众生 往至疲倦处 正为世间故 南无大慈悲 由法难知故 从生生世间 稽首头顶礼 甚深微妙法 破裂坏消尽 无明烦恼网 若戒定智慧 解脱具足行 勤修功德者 众僧良福田 我今一心归 头面稽首礼 归命三宝竟 至演毗尼义 令正法久住 利益饶众生 以此功德愿 消除诸恶患 若乐持戒者 持戒离众苦 说曰。律本初说

- 阅读全文 -

律二十二明瞭論 (1卷)〖 陳 真諦譯〗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如本二十二明了论。能分别解释律所立名。我今当说偈曰。毗尼毗昙文所显。与戒及护相应人释曰。由对治上心惑。应说诸护数量。三界上心惑。有二百九十四。是彼所起。非护亦有二百九十四。为对治。彼有善及无覆无记。诸护合有五百八十八。是人与此对治护相应。复有别释。欲界上心惑。有一百三十七。从此随一上心惑。能染污眼根地。于第四心及初至心。此眼根不护。有一百三十七。如眼根。耳根亦尔。鼻舌身根不护。各有

- 阅读全文 -

解脫戒經 (1卷)〖 元魏 般若流支譯〗

No. 1460解脱戒经 僧昉述 译经缘起戒律者。建定慧之妙幢。殄闇惑之明灯。度危险之蹊径。开憺怕之梁津。宝殿之功罔初弗起。逾越重阁非梯靡升。正法住灭。验之常典。大圣泯晖。迈余千纪。法泽遐流犹未周备。令文学之徒异论竞兴。薄俗之士讪音满世。余听斯谈辄窥慈范。昧揽玄言乃嘱大集。圣所嗟叹言迦叶毗。妙观我人善摧恼结。闲邪辩正极圣冲典。每寻斯文慨五数阙。敢以追访获斯戒本。虽未广具。敬以洗心。剪世浮辞。大魏武

- 阅读全文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頌 (3卷)〖 唐 義淨譯〗

No. 1459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卷上 尊者毗舍佉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创明受近圆事及苾刍等要行轨式 开阐于调伏 善闲调伏义 正住调伏中 能舍非调伏 敬礼如是师 法及于圣众 我今随所解 略摄毗奈耶 懒惰少慧者 于广文生怖 虽勤亦不乐 入斯调伏海 欲令彼趣入 不起大疲劳 结颂作阶梯 胜人见津路 可赞财圆满 能生胜梵宫 三摩地涅槃 并由于戒得 离斯毗奈耶 众事不能净 还如

- 阅读全文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 (14卷)〖 唐 義淨譯〗

No. 1458根本萨婆多部律摄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一 尊者胜友集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初释波罗底木叉经序 敬礼调伏除烦恼 灭众生惑为正因 如日广照利无边 咸能破尽诸冥闇 佛说广释并诸事 尼陀那及目得迦 增一乃至十六文 邬波离尊之所问 摩纳毗迦申要释 比尼得迦并本母 我今随次摄广文 令乐略者速开悟 别解脱经难得闻 经于无量俱胝劫 读诵受持亦如是 如说行者更难遇 此中初颂意明教行难得。言别解脱者。

- 阅读全文 -

根本說一切有部略毗奈耶雜事攝頌 (1卷)〖 唐 義淨譯〗

No. 1457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一卷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此杂事中总有八门。以大门一颂摄尽宏纲一一门中各有别门。总摄八颂就别门中各有十颂。合九十颂。并内摄颂向有千行。若能读诵忆持者。即可总闲其义大门总摄颂曰(总有八颂摄) 砖石及牛毛 三衣并上座 舍利猛兽筋 笈多尼除塔 第一别门总摄颂曰 砖揩剪爪钵 镜生支蹈衣 水罗生豆殊 洗足裙应结 别门子摄颂十行 砖揩石白土 牛黄香益眼 打柱等诸缘

- 阅读全文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攝頌 (1卷)〖 唐 義淨譯〗

No. 1456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一卷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尼陀那五十二颂目得迦四十八颂 大门总摄颂曰 初明受近圆 次分亡人物 圆坛并户钩 菩萨像五门 别门初总摄颂曰(此有十事尽不截皮) 近圆知日数 界别不入地 界边五众居 不截皮生肉 第一子摄颂曰 近圆男女状 非近圆为师 难等十无师 莫授我七岁 第二子摄颂曰 日数每应知 告白夜须减 六日十八日 说戒不应频 第三子摄颂曰

- 阅读全文 -